北賽門島(North Seymour)與摩斯奇拉島(Mosquera)都是百萬年前海底火山熔岩冒起的陸地,島上沒有地下水,也沒有山泉水,島上的植物貧乏,估計連家畜都很難生存,地理位置並非位於交通要道,缺乏生存的條件及外在的需求,總總原因造就這片全世界最獨一無二的野性島嶼。
北賽門島上的年幼軍艦鳥
團體裡只有我是沒有旅伴,其他人要不是夫婦情侶,要不就是一群朋友。我手裡拿著一個黃色手提袋,裡頭放著泳褲、毛巾及礦泉水,黃色手提袋上有隻粉紅豬,粉紅豬下面寫著BONUS。一位同團的女性遊客問我「你去過冰島嗎?」。BONUS是冰島最大的連鎖超市,手提袋上的粉紅豬正是他們的企業識別圖案。
「是呀! 我一個多月前剛去過冰島」
「你覺得如何呢?」
不等我回答,她馬上接著說:「我也去過,非常棒的地方」
「那個地方太棒了,除了物價非常高之外」我們繼續聊我這次的旅程路線,旁邊的一對看似夫妻的年輕人看著我,問我從哪來,當他們台灣這個國家時,表現出的反應竟然如此接近。「喔~~我知道這地方」接下來便陷入沉默,找不到任何字句來形容台灣,他們的反應讓我不知所措,最後我加註一句「在日本邊的一個小島嶼,有非常多好吃的水果」。我微笑著回答,但某種罪惡感侵入我的心頭,整個句子的前面那一句,我的回答應該偏向說是「中國旁邊的民主國家」,為何我不說中國反而說是日本呢?可能我想避免某種政治話題吧。當我回問他們兩位來自哪裡時,他們回我:「賽普勒斯」。此刻我的腦海裡開始不斷搜索這熟悉的地名在世界地圖的哪。
嚮導與同團旅客
前往北賽門島的航程距離本來就不長,更因為聊天的關係,在我還沒來得及暈船時就抵達了。登岸前,負責這次行程的嚮導首先先宣布上岸之後須遵守的三項規定。第一、請用你的變焦鏡拍動物,不要靠近並觸碰動物。第二、請遵照島上所指示的路線行走。最後是注意自己的錢包,切記不可把錢包放在岩石或沙灘上,否則鳥類會誤以為是食物而叼走。宣布完後,便開始轉乘汽艇進行登陸,坐在汽艇上往島上方向看去,只見眾多鳥類在島上的天空盤旋,而島上的植物地貌單調,幾乎沒有樹葉的灌木叢及仙人掌佈滿整座島。我看看旁邊同團的乘客,臉上透露出一種迫不及待的情緒,手上緊緊握著相機,目光瞄準島上的任何動靜。
北賽門島登陸
發情的軍艦鳥
藍腳鰹鳥
島上的土壤呈現紅色,與石頭上鰹鳥白色的糞便呈現鮮紅對比。另一個對比,則是漆成黑白相間,提醒遊客不得超出區域的標杆。標杆內是遊客行走的區域,由於沒有人工鋪設的道路,因此一不小心就會走超出範圍,好在嚮導會及時提醒,否則往往打擾到停在樹上的鳥類而不自知。標杆外則是一撮撮樹叢,枝頭上則是鳥類的棲息處,鳥類聚集的密度非常高,一個樹叢能看到三到四隻是很正常。我不時克制自己不要脫隊,並耐心的聽著嚮導解說,而同團的旅客不時傳來驚呼聲: 「太不可思議啦~太驚奇啦」、「哇~他們不怕人耶」,驚呼聲時起彼落。
北賽門島上的標竿,請在標杆內行走
島上的鳥類彷彿將人類視為同類般,一世紀多前的達爾文也描寫群島附近的鳥類是馴良得令人難以相信,從未學會害怕人類,只是將人類當成另一種無害的大動物。我們這群遊客輕易的被這些不怕人的鳥類所吸引,牠們輕易的讓我們靠近,我們往往也不知不覺越湊越近,要不是有嚮導監督著,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失心瘋的想動手撫摸。當中那對賽普勒斯的年輕伴侶,女生因為太想拍在樹上築巢的軍艦鳥特寫,手拿單眼相機,不斷的往目標接近。嚮導發現後不斷的勸說請她使用變焦而不是靠近,但女生依然故我繼續前進,嚮導不得已的情況下,請求男方這邊看緊自己的女伴,男方才趕緊跑去抓住她的胳膊,搶下她的相機,並訓斥她魯莽的行為。只看那女生一臉無辜,彷彿在說: 「我一輩子可能才來這一次,當然要好好把握囉」。
軍艦鳥
而此時,我看到一個奇怪的生物,攀爬在一塊岩石上,形狀如同在聖克里斯托瓦爾島上看到的海蜥蜴,但身上的顏色不是黑色,而是呈現與周邊環境類似的土黃色,樣貌體態與海蜥蜴類似,當我慢慢靠近牠時,牠顯得不是很在意,再更靠近,也只是稍微動了一下,牠是加拉巴哥群島的另一個特色動物: 陸蜥蜴(Land Iguanas)。
根據達爾文與小獵犬號一書記載,達爾文與水手將陸蜥蜴宰來吃,煮熟的肉呈現白色,味道不差。我想這與陸蜥蜴是吃素有關,牠們的主食是仙人掌,牠們出沒的地方旁邊總是有倒下的仙人掌。如果這樣推斷,我想海蜥蜴的味道應該也不差,牠也吃素呀。
陸蜥蜴
午時烈日當空,我們離開北賽門島,午餐將在船上解決,船長宣布用餐的時間,並告訴我們可以利用餐前空檔進行浮潛活動。想當年大學時的暑假,不知好歹的拿著廉價浮淺工具到瑞芳的蝙蝠洞,沒什麼安全措施便下海,難以忘記看到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在海邊岩石縫中洄游,我內心大叫有熱帶魚耶,熱帶魚不稀奇,稀奇的是能在台灣北部的海濱看到。當我離開岩石,轉個方向面對另一邊的大海時,眼前的景象也是一輩子難以忘卻,灰濛濛無止境的海域,在我眼前無限展開,好像有股力量會把你拉過去。之後每當我聽到有浮潛的活動,腦海中呈現的總是那時候的畫面。
時值正午,海水的溫度並沒有想像中的低,透過蛙鏡看見水中的世界,雖然並沒有像陸地上那般驚奇,但這裡的熱帶魚非常之經典,每隻都巴掌大,美中不足的是海域的清澈程度並沒有像帛琉那般,能見度也是一般。當我游往岸邊時,忽略腳下深淺,左腳不小心踢到底下一塊礁岩,當下驚覺不妙,趕緊上岸查看傷口大小。我看著左腳腳底板右側有一道3公分左右長的傷口,雖然傷口有血冒出,但當下並不覺得十分疼痛,簡單止血後,我想下午的活動應該沒問題。
下午的行程是前往摩斯奇拉島,此島在北賽門南邊,面積只有北賽門島的三分之一,繞一圈約600公尺,島上沒有明顯的步道,也不需要嚮導帶,可以隨意在島上晃來晃去。上岸的方式屬於濕著陸,船上工作人員指著我腳下的靴子說「It's wet landing, you need to take offf your shoes」(是濕著陸,需脫鞋上岸),相反的乾著陸就是腳不需要下水即可登岸。一開始我無法意會濕著陸的意思,我只是回答「OK!OK!」,直到汽艇停在離岸上50公尺的淺水區,其他遊客開始下水登島後,才後知後覺趕緊脫掉鞋子,腳下水後才驚覺剛剛的傷口,像是雙氧水滴到傷口的刺酸感,上岸後趕緊擦乾雙腳。登岸點是一整片的白色沙灘,夾雜著黑色火山岩,岩石上的海獅很優閒地趴著,他們懶得理闖進沙灘的遊客,幾隻海獅群聚性的湊在一塊睡覺。如果突然地靠近這些海獅,會引起他們的一陣騷動,因此我採取先站在附近,然後一點一點慢慢靠近,前進一步停幾秒後再前進,在距離他們一公尺左右停下,把腳架放在一旁,調整好合照的角度,這時海獅抬起身體望了我一眼,與我對看了幾秒,換了一下姿勢又躺了下去,這時換成仰躺,比之前看起來更加享受。不好意思再繼續打擾,隨意拍了幾張照片後便離開牠的勢力範圍,不遠處還有隻小海獅正在吸食母海獅的奶水,母海獅揚起頭身體側著與小海獅呈現90度,小海獅身上的毛看起來較粗,看起來沒有成年海獅那樣的滑順。每當母海獅移動位置,小海獅則是緊追在後並持續發出微弱的叫聲。據說母海獅剛生產完回海上捕食後,回到陸地後如何分辨自己的小孩呢? 就是憑藉小海獅的叫聲。
與北賽門相比,摩斯奇拉島沒有樹、缺少仙人掌,因此看不到太多的鳥類在此地棲息,也沒有陸蜥蜴的蹤影,但在島上四處遊蕩,驚訝的發現有蠻多海獅與海龜的屍體,證明這裡不僅僅是他們出生的地方,也是他們最後的棲息所在,這些殘骸靜靜的在島上,隨著海風吹襲與鳥類的啄食,海獅的肉已全然消失,剩下整片深褐色的毛皮覆著骨頭,緊貼著石頭或土地上,若不仔細看,還以為石頭或沙灘怎麼會長毛。
摩斯奇拉島上的海獅最後安息處
海獅皮
日落以前,在回程的船上,我佇立在船尾,已經忘卻腳上因海水浸泡的刺痛,回想剛剛在島上看到那些近在咫尺的動物,彷彿是我在動物頻道上,而今天這場只播放一回合的節目,是我活了三十年第一次親眼看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